发新话题 reply
打印

励志铃声-献给有梦想的人

四月的西安,柳条的新芽全部长出,各种花陆续开放,傍晚时分吹的风也是热烘烘的,这是一个短袖和棉衣可以共存的季节。前段时间的二平同学总是习惯把春天与发春联系起来,像夜里房顶上的猫儿彻夜叫春一样尽情散发着他的荷尔蒙。要不是GALA的这首《追梦赤子心》,他很难记起来和春天相关,有个词叫青春,有一种力叫生命力。

这是一首为历经挫折凯旋归来的勇士而写的赞歌,二平同学听得羞愧不已却忍不住还想再听,主唱苏朵半痴半歇斯底里的嗓音让他欲罢不能,悔恨,振奋,他躺在床上听,对着窗户发呆听,上课时也没法停下。看着微微隆起的小肚子,他鄙视前段时间的自己,起床时太阳已经升到到了半空,只有肉体参与的上课,晚上还迟迟不愿爬上床去。他每日无所事事,很想看电影似的跳过这些冗长的环节,可他也不知到底跳到哪好,是大学毕业那天,结婚那天或者是死的那一天。

否定之余也有值得肯定的东西,他迷上了马哲老师。马哲老师容貌姣好,声音清晰圆润,穿着入时,粉红色丝巾画龙点睛,且内外兼修,有一大堆的思想和举不完论据。她从希腊神话讲到《低俗小说》,从波尔原子模型讲到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不距”。这首《追梦赤子心》此时正好当头一棒将他敲醒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对症下药,二平认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是活在当下而不是YY明天。

毫无疑问,青春即奋斗,但不知什么时候起,我们越来越早的选择和现实妥协,默默承认着周围发生的一切,很久不做一个或甜蜜或恐怖的梦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四十岁的时候,也许只想一个人窝在家中,照顾阳台上的花花草草,泡一杯清茶,读几页报纸,安于现状,对生活缺乏了往日的欲望和激情。但并不是说二十岁时候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就到了不惑之年。二十岁时的梦想,除了为生活不知疲倦的奔命,还有旅行冒险等某些疯狂的事情,新鲜的想法需要不断的实践得到否定,一些东西只有这个阶段才会计较,这都属于成长的范围。

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,但他并没有告诉你你也会这样,如果在你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经历过,那么你可能在四十才会而立。《周易》中给出了血淋淋的答案:“或跃在渊,无咎。”四十岁的时候是个分水岭,此时而立已经无力回天。

所以,在天色破晓之前,如果梦还没有做完,那就逆着太阳升起的方向,加速奔跑去追寻。等到太阳普照大地的那一刹那,才不会被湮没。

如果你也忘记了怎么奔跑,他们教你
分享到:
我支持!!狂顶!!!!支持楼主
一般,感谢分享......
勉强可以用了,谢谢楼主的分享.
发新话题